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二战,是中国人民亘古难忘的精神伤疤,每每提及,便会为先辈们所遭受过的痛苦与磨难而感时伤怀。
然而欧洲历史从未对那些在二战中殒命的中国军民有过详细记载,甚至为了某些利益的交换,他们还不惜弱化侵华战争,并抹去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。
1945年初,世界法西斯势力江河日下,美苏为了在不久的未来,相互竞争世界霸主的地位,私下交换利益并达成抗日合作关系。
战争结束后,美苏开始露出尖锐的獠牙,与英国一同在雅尔塔密谋处置德国、波兰,顺便策划瓜分在远东的势力范围。
这时,中国在不知不觉中被悄悄“肢解”,
不久后国民政府又与苏联签订了“丧权辱国”的《中苏友好协定》,迫使外蒙古独立,使苏联在中国东北地的权益合法化。
而后美苏又劝说国共双方达成和谈,并建立“联合政府”,试图进一步巩固各自阵营的在华利益。
只可惜苏联和美国的小算盘都没打响,国共之间虽然不共戴天,但在国之大事上却有着共同的目标,即统一全中国。
1949年10月,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,新中国正式成立,美国开始对华实施围堵制裁,中苏开启高层谈判,
重拟《友好条约》
。
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登上世界舞台,并用智慧与韧性应对美苏的联合绞杀...
新中国成立后,中美苏三国关系
首先讨论的是中苏关系的演变,在解放战争初期,苏联对于中共的心态变化是相当矛盾的。
因为中国共产党并不是百分百听从苏联指挥,在主权一事上又有着坚硬的态度,且与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军事力量差了一大截。
苏联对中共是否能够在解放战争中战胜国民党,保住其在东北地区的权益表示怀疑,
因此对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共十分冷淡,对国民党却燃起了有意拉拢之心。
后来中共用实际行动向苏联证明了实力,苏联对中共的态度有所变化,中苏之间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结成同盟关系。
但这种“同盟关系”并不是彻底对等的关系,是毛主席为新中国寻得安全庇护的一种忍耐与智慧。
了解过苏联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,他们在军事、经济、医疗条件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是当时的新中国渴望发展和学习的榜样,中苏合作关系能够实现,是中共结合当时国际环境所做出的最正确的努力。
如果说50年代初期的中国,还不足以引起之苏联的重视,
那么中共在朝鲜战场的表现,便足以让其刮目相看。
1953年中,中朝美三方正式签署《停战协议》,中国军人的战斗力震惊全世界。
届时,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的大名接连出现在西方世界的报纸上、杂志上,并受到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追捧。
50年代中期,苏联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后开始调整对华政策,中苏关系出现了短暂的升温。
其间,中苏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项目,并达成了在农业、军事、教育、科技领域的全方位合作。
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赫鲁晓夫企图在中国建立军用电波和联合舰队。
遭到中共的拒绝之后,苏联开始撤回专家终止一切合作,两国关系自此恶化...
说到底,苏联渴望的是一个“配合听话且受控制”的中国,而不是一个既要独立又要合作又要发展的中国。
在当时的世界上,能让苏联正眼相看的国家,除了美国并无他人,苏联的核心注意力始终在欧洲,对于中国的态度只有两种,
要么“听话”,要么自生自灭。
其次,谈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美关系。因为国民党败退至台湾,使得美国在华利益受损,中共又明确表示“靠拢”苏联,因此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,并对新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围堵制裁。
当时,美国在中国大陆人民心中的形象堪比“豺狼虎豹”,国内的大街小巷上,处处写着
“打倒美帝国主义”
的口号。
可以说,中国大陆当时对美国的态度,已经上升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,尤其在美国经济封锁和派战机骚扰我国沿海城市之后,国内抗美势头更加强烈。
1950年10月,中方派志愿军赴朝作战,与美军在朝鲜半岛大打出手,三年里,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宁死不屈、视死如归的态度,将美帝国主义打回谈判桌。
朝鲜战争结束后,美国又频频在海峡两岸搞事情,时不时派出侦察机入侵大陆领空,中美关系始终保持敌对。
60年代,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,在这一时期,美国实施了战略收紧政策,使苏联借机缩小了与美国差距,
美国出于利益与战略考量,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...
那么,美苏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敌对阵营的国家,为何都没有征服手无寸铁的中国?中国又是如何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中,躲过一次又一次灭国危机的?
伟人的裁决,是中国摆脱厄运的关键
众所周知,美国与苏联早在二战结束之后,便密谋过国共划江而治,只是毛主席与蒋介石都有统一中国的决心,谁都不肯任由美苏摆布。
而美苏为何没能在中国陷入内战之时,纷纷出兵争夺利益果实,也有着一定的现实考量。
首先,美国与苏联并不是百分百的合作关系,
对于中国这块肥肉,他们谁也不想对方多分一杯羹。
美苏若是派兵登陆中国,分别扶持两党作战,无疑干涉中国内政,有可能使国共联合起来先反对美苏。
再加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刚刚结束,美苏之间还要商量如何分食西欧势力,根本无心拿国运来赌中国解放战争这一仗。
其次,美国只想在战争中获利,并不想卷入战争,尤其是战线长且耗资巨大的战争,倒不如寻找代理人来得实在。
如果说国共内战期间,美苏都有各自的顾虑和利益考量,而未对中国下手,那么冷战期间,其两国之间的军事科技已引领全球,为何也没能遏制住中国呢?
纵观中国在中苏交恶后的遭遇,1962年与印度在藏南地区交火,1964年到1973年抗美援越、援挝,1969年在珍宝岛抵御苏联入侵,1979年又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。
这一时期的中国,可谓内外兼忧,四面楚歌,与美国和苏联都直接或间接交过手。
新中国之所以能在美苏的夹缝中生存,并奋起反击,既有伟人对世界格局的深切认知,又有国际环境上的客观考量。
首先,从伟人的对外战略上说,毛主席对于美国的定义十分清晰,即“美帝国主义”,是国人与社会主义兄弟国的首要敌人和要打倒的对象。
过去美国对新中国实施打压,毛主席坚决反对,随即宣布
“打扫屋子再请客、打倒美帝国主义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”
等口号,重挫美国觊觎中国的信心。
与此同时,毛主席也对外界宣布,团结世界无产阶级,站起来一起反抗美国,从气势上已经压倒了美国一层。
其次,从伟人对内改革上说,毛主席制定了“一化三改造”的政策,大力建设社会主义,促进经济发展,增强大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,并拓宽与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贸易渠道。
此举,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现状,并使得我国军工、科技板块有了充足的科研资金,为我国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有效动力。
最后,从当时的国际环境上来说,美国在东南亚战场盘旋已久,且收获甚微,与中国大陆间接交手两次皆以失败收场,与苏联争霸当中又处于劣势,试问身陷囫囵的美国,又哪来的经历与胆量“围剿”中国呢?
关于苏联,与中国在珍宝岛交火之后,我国国内开启了长达十天的示威活动,其间参与游行的军民多达4亿人。
毛主席发表公开讲话
:“让苏联打进来,这样就能使我们动员起来,对我们有利”。
在面对苏联的核威胁时,毛主席又做出了惊人的举动,使得苏联立即收敛了锋芒,使美国看到了与中国重修关系的大好时机。
当时毛主席收到苏联准备对中国投放核武器的情报后,随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讨对策。
最终得出结论:苏联一旦对中国使用核武器,破坏中国人民的生存土地,那么中国军民便从边境挺进苏联,去苏联过日子,并在当地建立武装。
当然,为了提防美国在中国后背捅刀子,我们将优先打击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,美国若反击中国,我们也无所谓,反正中国也会做好再次搬家到美国的准备。
不时间,毛主席的决定便传到了美苏的耳中,美国高层随即发表言论
:“美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,并调和中苏之间可能存在的危机”。
1972年2月,尼克松总统访华,中美关系开启新篇章,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。
届时,苏联正值强盛时期,虽见不得中国亲近美国,却也无法在中美友好期间再露锋芒。
从1979年到1989年,
中美之间经历了十年蜜月期,这十年不仅为中国换来了国际环境的安定,还促使中国军工业飞速发展。
在中美关系友好期间,苏联是受遏制的一方,故而不敢对中方有越界举动。
当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时,苏联突然解体,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衣钵,但在经济发展上始终落后于中国,自然也不会对中国造成威胁。
基于以上因素可知,世界对中国并不友好,
是毛主席用他卓越的智慧与超前的军事谋略,为四面楚歌的新中国,重新开辟了一条生路,直至今日依旧能保四方平安。
中国不是威胁,和平才是正道
就今天的俄乌战争来看,苏联解体的后遗症始终存在,但对中国的影响却微乎其微。
因为中国早在邓小平时代,就已经吸取了苏联解体的教训,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。
不敢说全方位都能摆脱美国的渗透,至少在政治与国防层面,不受美国干扰。
自2018年以来,中美关系迎来了新世纪的冰点,从过去的边吵边合作,变成了边合作边“掐脖子”。
美国与北约一边将俄罗斯拉入战争的泥潭,企图肢解其而重振美国经济,一边在中国台海之间搞事情,阻碍中国大陆的崛起。
可见,美国还是70年前的美国,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教训而改变自己的本性。
而俄罗斯虽然已经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意识到,上了西方民主自由的当后,却因饱受制裁数十年,而无力改变现状。
中国既不同于美国,亦没有走上苏联的老路子,却也在韬光养晦、忍辱负重、闷声造军数十年后,变成了美国眼中最想拔出的钉子。
有人不解,难不成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美国人民才有享受安定生存的权利?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繁荣富强之后,就要遭受灭顶之灾?
答案于帝国主义来说或许是肯定的,即使有些残忍,可这终究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,只要竞争关系存在,危机永远四伏。
但历史经验又告诉我们,一切违背世界发展规律和人伦道德底线的阴谋,必将以失败告终。
过去,中国人民为了保全民族赶走侵略者,不惜用3500万军民的生命换取胜利,而今为了避免民族历史悲剧再度上演,我国拼命发展至世界强国之列。
倘若按照美国的标准衡量中国:“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是一种威胁”,那么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具备这种潜力。
如果“战争”是主导这个世界的主旋律,那么中国的存在便是一种鞭策,
如果“和平”是世界人民的心之所向,那么中国的崛起必将成为他们强大的后盾。
美国毛主席苏联中国中共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